首页 > 诗人 > 南北朝诗人 > 顾野王

顾野王简介

顾野王

顾野王(519-581年),原名顾体伦,字希冯,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朝梁陈间官员、文字训诂学家、史学家。因仰慕西汉冯野王,更名为顾野王,希望自己取得冯野王一样在文学方面取得成绩)。长期居于亭林(今属上海金山区),人称顾亭林。历梁武帝大同四年太学博士、陈国子博士、黄门侍郎、光禄大夫,博通经史,擅长丹青,著有《玉篇》。陈太建十三年卒,诏赠秘书监、右卫将军。后代顾炎武,清初思想家 ,号亭林,亦称顾亭林,以期追慕先人之意。

► 顾野王的诗文(9篇)顾野王的名句(0条)

人物生平

顾野王出身吴地名门望族,祖父是顾子乔,南梁东中郎武陵王府参军事。父亲顾烜,信威临贺王记室兼本郡五官掾。

从小聪明颖异,9岁曾写成《日赋》,文采可观,领军朱异见了大为惊奇。12岁随父去建安(今福建建瓯),撰成《建安地记》两篇。博学宏才,天文地理、蓍龟占候、虫篆奇字,无所不通。

梁大同四年(538),拜太学博士,不久,升为中将军、临贺王府记室参军。侯景之乱,顾野王返回海盐,召募乡党数百人,支援京城。乱平,太尉王僧辩命其作海盐县监。陈武帝即位,任金威将军、安东监川王府记室参军、府谘议参军。陈宣帝太建年间,迁国子博士、太子率更令。不久领大著作,掌国史,为知《梁史》事兼东宫通事舍人,后以才学显著,迁为黄门侍郎、光禄卿。太建十三年卒,诏赠秘书监、右卫将军。至德二年,又赠右卫将军。

后世纪念

顾公庙

根据宋代《云间志》等记载,唐末五代,金山亭林重建宝云寺时,建顾公祠,供奉顾野王,纪念他在此营造“读书堆”私家园林,撰写《舆地志》等著作,开启东南文明。

据明弘治《吴江志》、清乾隆《吴江县志》、光绪《吴江县续志》等方志记载,顾公庙所在的顾墟为吴江北门外一都之地,原为顾野王之旧宅,相传为其著《玉篇》之处(宅内有一轩,名“听江轩”),后立庙于此(俗传此地在吴淞江滨,常有潮患漂没田庐,顾公喝之,遂止,当地百姓称顾公为“喝潮大王”)。

顾公庙初建无考,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秋九月,吴江知县石处道因事来至顾墟,见一古祠甚为简陋,遂问随行之人,答曰为顾公庙。石知县进祠拜谒,见只将顾公之像“绘形于板”,且“衣冠不正”,于是,“撤除腐弊,改作基构,立其像,设榜以位号,春秋祀之”,并自作改建之记。明宣德二年(1427),知县贾忠重建。成化八年(1472),知县王迪修。崇祯七年(1634),知县章日炌重修。

清顺治十八年(1661),重绘神像。康熙七年(1668),增建两庑门楼,在祀三高祠(该祠祀范蠡、张翰和陆龟蒙)的同日致祭,祝文中云道:“惟公居陈国之显官,任黄门之清职,制玉篇以深裨于士教,捍潮势以广益于农田,兹其美功合登祀典式……”。嘉庆十二年(1807),祠圯,顾野王后裔贵诚修之未毕,后十六年,汝敬“以闻于当道时抚吴大中丞章公煦以公祠列于防护之案”,于是“援例具奏”,“谕旨给帑银八百四十七两有奇”,使“庙貌一新”。同治十一年(1872),祠又重建。

顾公庙历经沧桑。据三里桥村的徐有连老先生说,上世纪五十年代顾公庙改为了学校,庙内顾公、顾夫人两尊塑像暂置于校内,随后,由乡民移放于夹浦桥附近的吴淞江边一个草棚里,后又请了回来。“文革”开始后,顾公庙遭受了灭顶之灾,被予以拆除,两尊塑像则由乡民偷偷放置于苏州观音山中峰寺里。上世纪九十年代,当地乡民们在顾公庙原址附近,搭建起了一座小型的顾公庙,两尊塑像重回故地。

让人庆幸的是,在吴江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顾公庙(顾野王纪念馆)于2006年正式恢复重建。经前后一年余时间,于2007年下半年竣工。

重建的顾公庙位于三里桥生态园内,四周花树扶疏,池水潋滟,假山错落,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庙西傍京杭大运河,西南与吴江市文物保护单位三里古桥相望,组成了一幅“黛瓦高桥迎绿水,红花繁树掩黄门”的美妙图画。

重建的顾公庙由石牌坊、山门和大殿组成。石牌坊为四柱三门,南北两向均镌刻着坊额,南向为“先贤顾公”、“秘书笃学”和“力辟道扃”,北向为“侍郎故里”、“古吴绍韵”和“梁陈遗风”,并镌刻着四副对联,其中一副为清人吴时森句,其他三副为里人陈志强、张舫澜所撰。山门和大殿将进行陈列布置,完整、生动地再现顾野王这位历史人物和民间传说人物的双重形象。

墓地

光福寺,相传曾是顾野王第宅。寺旁有“墨池”(又称“墨沼”),传说顾野王在此著书洗砚。寺边有祠堂以祭祀。其墓为市级文保单位,一直位于苏州石湖南岸的下舟村,现已无该村,建为苏州国际教育园,墓地未受影响,进苏州市职业大学校园可以寻见(从职大8号门进入,沿顾公路向北走约200米,过桥便是墓区)。 占地约50平方米,封土存高2米,直径10米。墓上下有大石五块,传为陨石,故俗称“落星坟”。内一石镌清嘉庆八年(1803)钱大昕“陈黄门侍郎顾公之墓”。墓前原有“顾公神道”两柱出头无楼石坊一座及乾隆年间所立墓碑,毁于1966年。顾野王墓于1957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降格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阳春歌

南北朝顾野王

春草正芳菲,重楼启曙扉。银鞍侠客至,柘弹宛童归。

池前竹叶满,井上桃花飞。蓟门寒未歇,为断流黄机。

陇头水

南北朝顾野王

陇底望秦川,迢递隔风烟。肃条落野树,幽咽响流泉。

瀚海波难息,交河冰未坚。宁知盖山水,逐节赴危弦。

艳歌行三首 其三

南北朝顾野王

燕姬妍。赵女丽。出入王宫公主第。倚鸣瑟。歌未央。

调弦八九弄。度曲两三章。唯欣春日永。讵愁秋夜长。

歌未央。倚鸣瑟。轻风飘落蕊。乳燕巢兰室。结罗帷。

玩朝日。窗开翠幔卷。收罢金星出。争攀四照花。竞戏三条术。

芳树

南北朝顾野王

上林通建章,杂树遍林芳。日影桃蹊色,风吹梅径香。

幽山桂叶落,驰道柳条长。折荣疑路远,用表莫相忘。

艳歌行三首 其二

南北朝顾野王

齐倡赵女尽妖妍,珠帘玉砌并神仙。莫笑人来最落后,能使君恩得度前。

岂知洛渚罗尘步,讵减天河秋夕渡。妖姿巧笑能倾城,那思他人不憎妒。

莲花藻井推芰荷,采菱妙曲胜阳阿。

有所思

南北朝顾野王

贱妾有所思,良人久征戍。笳鸣塞城表,花开落芳树。

白登澄月色,黄龙起烟雾。还闻雉子斑,非复长征赋。

长安道

南北朝顾野王

凤楼临广路,仙掌入烟霞。章台京兆马,逸陌富平车。

东门疏广饯,北阙董贤家。渭桥纵观罢,安能访狭斜。

饯友之绥安诗

南北朝顾野王

谷风扬暖律,扶旭开馀霭。兰芽被平皋,冰澌泮微濑。

悟彼芳岁新,惬此赏心会。丝竹邯郸倡,朋游邺中盖。

贡橘伟含滋,仙鲻妙飞鲙。崚嶒眺广岳,浩溔穷溟海。

众宾悦礼遇,远俗怀仙爱。操输本非工,无讥比曹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