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ùshù

著述


拼音zhù shù
注音ㄓㄨˋ ㄕㄨˋ



※ "著述"的意思解释、著述是什么意思由汉字笔记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著述造句


  • 1.她年近八旬,著述等身,桃李满天下,在别人眼中已是学术名家,可以急流勇退,享受清闲晚年。(造 句 网)

    2.顺便多说几句,我觉得,金庸的作品称得上是“大历史小说”;我不认为黄仁宇的著述称得上“大历史”,但金庸的小说,却庶几近之。

    3.因为葛仙翁出身江南士族,自幼聪敏好学,年轻时经常到山上砍柴换取纸笔;成年后博通经史百家学说,一生著述甚丰,可以说是当世仙家理论的集大成者。

    4.第二部分对叶德辉的总体著述作了简单的介绍与评价,着重分析了其在辑佚和自撰上的成就。

    5.为了准确解释儒家经书,古文经学者对文字、音韵、训诂作了精深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学术观点,撰为著述,如齐歆认为“六书”。

    6.总之,就像其他人注意到的一样,尽管学术界直到很久以后才正式确立了这个学科,但17世纪到19世纪的早期古典经济学家对发展其实已经有过著述。

    7.他用尽精力著述文字学——《小学识字教本》,写到“抛”字,便一病不起,赍志以殁。

    8.*弯学者南怀瑾著述等身,就在于他进行的是一种贯通式研究。

    9.您首先是一位学者,治学严谨,著述等身,所思精警,时有宏论。

    10.所以常有著述不多而公认为学者大家者,亦有著述等身而被视之蔑如者。

    11.我们知道他著述等身,是很早就名满天下的大教授。

    12.张次溪著述等身,内容涉及北京史研究的各个领域。

    13.上世纪80年代,严先生辞去北大中文系主任职务,潜心治学,著书立说,著述等身。

    14.他们在各自领域内都是德高望重、著述等身的大师,在增进外部世界对中国的了解,加深中外学术交流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15.自是以外,虽著述等身,声华盖代,总听其自贮名山,不得入此门一步焉,先圣之志也。

    16.后,任北京师大国文系主任,参加语丝社,并致力于音韵学研究,从事文字改革工作,精于古代汉语,有音韵学和辞书等著述多种。

    17.故佛陀及古来祖师、禅德皆“老婆心切”,每於化世因缘中,或讲说,或著述,或颂古,或评唱等,总会留下语录予后人。

    18.面对内容广博、体大思精的著述,如何研究?笔者主要用类次排比和比较研究法,通过编资料长编,提炼归纳,总结完善,最后定稿成文。

    19.李贽是一位不羁之才、一位思想大家,活了70多岁的他一生著述极富。

    20.此文被众多著述家作为信史加以引用,(造 句 网)在有关马寅初、孔祥熙等研究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