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ì

士族


拼音shì zú
注音ㄕˋ ㄗㄨˊ


分字解释


※ "士族"的意思解释、士族是什么意思由汉字笔记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士族造句


  • 1.谋士王导见此情景极为愁虑,他明白晋室南迁如果得不到江南士族的支持,就是一桩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如果让司马睿主动贴上门去,又显得掉价。

    2.因为葛仙翁出身江南士族,自幼聪敏好学,年轻时经常到山上砍柴换取纸笔;成年后博通经史百家学说,一生著述甚丰,可以说是当世仙家理论的集大成者。

    3.除了士族分为了文府与武家外,还分为了上、中、下九品三等,又被称为上三家、中三家和三下家。

    4.西晋时期,士族已经拥有大量财富,经济实力雄厚,并形成庸俗的金钱财富观。

    5.当时士族家庭多学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以为进身谋生之途,是即所谓儒业……儒乃当时社会一行业,一名色,已先孔子而有。

    6.哈哈,文和尚欲欺我乎?黄巾之祸,实已断我大汉根基,各地士族、州牧、郡守皆拥兵自重,成尾大不掉之势。

    7.可见,在封建*制社会里,无论是世族士族,还是寒族庶族,只要擅权营利,视公器为囊中私物,奢靡豪侈的吃喝风必定炽盛。

    8.同时,乡闾评议的主角既然是世家大族,那么深得东汉士风沾溉的江东士族的价值观念,也不可避免地会在人物品评中表现出来。

    9.汉人不屑于这种鸡零狗碎的手段,或者说士族文化阶层也不认为这种文字里夹杂讽刺有什么作用,汉武以前的皇帝几乎不乱杀大臣,手下爱说什么都可以。

    10.后来偶遇**,相互倾心,可是碍于**出身高门士族,爹当时只为一江湖武人,空有名望,却无官无财,更无显赫家世,故一直无法获得你外公的认可。

    11.因此也不能说中古士族社会是一个阶层流动停滞的时代,只是由于郡望不变,表面上的恒定不变掩饰了其内部所发生的可观的甚至是持续的变化。

    12.本书架空历史,非争霸;内含士族争斗,朝堂内外;混以轻武侠,情感元素;——前世他病重而亡,怎料却穿越至古代大唐,成了最讨厌的膏梁子弟。

    13.被流放至僻处帝国西南的桐山郡的士族学生高靖远进入当地虎符术院学习,并加入该院最弱的刑天战队,遇上战队年轻的新教官左近。

    14.谢灵运和鲍照分属于南朝社会中士族与素族不同的两极,对于建安文学的关注自然也体现在不同的方面。

    15.可是这天理昭昭,是非黑白,竟然能如此颠倒,再看堂上那些士族子弟讥讽的脸色,王烈只觉得如坠冰窟一般。

    16.他又是一个“颇负才气”的人,做吏部尚书时,“见九流宾客,不与交言”,只是举起手中的扇子一挥而已,所以有些士族地主内心里对他很不满。

    17.当时的监修国史令狐德棻出身在“世为西土冠冕”的士族之家,门第观念、世族思想也很深。

    18.此时天尚未亮,在五艘巨舰的灯炷映照下,天上星月黯然失色,似在显示他宇文阀的兴起,使南方士族亦失去往日的光辉。

    19.此时天尚未亮,在五艘巨舰的灯炷映照下,天上星月黯然失色,似在显示他宇文阀的兴起,使南方士族变失去往日的光辉……

    20.他们对政敌残酷无情,对士族宽容放纵,社会丧失了公正感,陷入道德败坏腐化堕落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