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ánhuà

年画


拼音nián huà
注音ㄋㄧㄢˊ ㄏㄨㄚˋ

词性名词
繁体年畫

词语解释

年画nián huà

  1. 民间过春节(农历年)时张挂的表现喜庆气象的图画。

    New Year(or Spring Festival)pictures;

引证解释

  1. 我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供人们在过年时张贴,故名。 宋 代已有关于年画的记载。传统的年画,多为木刻水印,线条单纯,色彩鲜明,画面热闹;题材主要有五谷丰登、春牛、婴儿、风景、花鸟,以及封建迷信等。建国以来的新年画,在传统基础上推陈出新,丰富多彩,为人民所喜爱。

    阿英 年画的叫卖》:“年画棚就是专卖年画和其他花纸的。”
    萧红 《马伯乐》:“仆人室里的圣像,一年要给他们换上一张,好象 中国 过年贴的年画一样。”
    王汶石 《大木匠》:“她有一个女儿,名叫 桃叶,今年已满十八岁,出俏得象年画上的人物一般。”

国语辞典

年画nián huà

  1. 过年时所张贴的应节图画,用以讨吉祥或增强欢乐的气氛。

    如:「杨柳青年画」。

网络解释

年画 (中国民间艺术之一)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中国民间艺术之一,亦是常见的民间工艺品之一。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传统民间年画多用木板水印制作。旧年画因画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称谓。整张大的叫“宫尖”,一纸三开的叫“三才”。加工多而细致的叫“画宫尖”、“画三才”。颜色上用金粉描画的叫“金宫尖”、“金三才”。六月以前的产品叫“青版”,七、八月以后的产品叫“秋版”。

分字解释


※ "年画"的意思解释、年画是什么意思由汉字笔记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年画造句


  • 1.加之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将中国雕版印刷业推向繁荣,年画也由笔画转向刻版印刷。

    2.老人们左手牵着孙男嫡女,右手裹了一卷春联年画,急急回家,希望快些把来年的好运引进自己的家门【造 句 网】。

    3.绚烂的年画增添了喜庆,多彩的习俗蕴含着乐趣,缤纷的糖果包裹着幸福,热烈的爆竹彰显着快乐,醇香的晚宴凝聚着团圆。除夕到了,愿你快乐无极限。

    4.制作上,从画稿、雕刻、制色到印刷、装裱,朱仙镇木版年画约需要二十几道工序,采用木版与镂版结合,水印套色,先印墨线,而后印色。

    5.由于雕版刷印术的便捷,当时流行木版年画,更便于购买张贴。

    6.被称为“民间艺术之乡”的高密县有三绝,分别是扑灰年画、剪纸和聂家庄泥塑,而泥老虎就是聂家庄泥塑的代表。

    7.十笏园、青云山、范公亭、山旺化石、恐龙化石、沂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名胜古迹中外驰名,潍坊风筝、杨家埠木版年画等早已成为潍坊的名片。

    8.从“意”到“形”,形随心变,在形的塑造中融进自己强烈的主观臆想,在极富想象空间的年画艺术中,现实与理想、客观与主观融为一体。

    9.为此,大渝网发起“寻找老字号”活动,向网友征集木板年画、杜公酒、洪昌达(雪枣)、工农牌秀油、郁镇牌等老字号品牌的创始人、品牌故事等信息。

    10.随着天津民间小调儿的吹打,装扮成年画儿中人物的表演者载歌载舞,向人们展示了春节里孩子们放风筝、跳皮筋儿、抓子儿等各种游戏。

    11.逛大集还有一个去处就是卖年画的地上,这个时期大清的年画都是版雕木刻的,一般不带染色,偶尔遇到有色的,也是花花搭搭的。

    12.卖年画儿的把画挂在客店的梢门洞里,卖花炮的占了镇西大场。

    13.尤其是杨柳青年画,走俏华夏南北。

    14.蔚蓝的大海,洁白的云朵,整齐排列的渔船,头戴斗笠的妇女,在鱼贩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中,一幅声色俱全的渔乡年画便展现在你眼前。

    15.瞬间变得没精神的孙焱,拍着打哈欠的嘴巴,把门拴好,然后又是拿着锄头和农具,挡在了年画前面。

    16.杨家埠木版年画大师耄耋之年担忧传承。

    17.她叫李琴,绵竹市遵道镇棚花村4组的年画绣女。

    18.可是老年间很多地方有不贴年画不过年的习俗。

    19.自古以来,在“鸳侣”、“鸳盟”、“鸳衾”、“鸳鸯枕”、“鸳鸯剑”等词语中,都含有男女情爱的意思,“鸳鸯戏水”更是我国民间常见的年画题材。

    20.青年画家愣住了,他从来没碰过这种事,心里有点慌,花了许多唇舌,向富人据理力争,希望富人能遵守约定,做个有信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