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èngxuán

郑玄


拼音zhèng xuán
注音ㄓㄥˋ ㄒㄩㄢˊ


词语解释

  1. 东汉经学家。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属山东)人。曾入太学受业,后从马融学古文经。游学归里,聚徒讲学,弟子多达数百千人。桓帝时因党锢事被禁,潜心著述,遍注群经,自成一家,为汉代经学之集大成者,号称“郑学”。

分字解释


※ "郑玄"的意思解释、郑玄是什么意思由汉字笔记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郑玄造句


  • 1.在高密市双羊镇后店村西,是人们为了纪念东汉著名经学家郑玄而建立的郑公祠,西临潍河,北依砺阜山,属于省级重点文物古迹保护区。

    2.蔡邕郑玄身边围着一群名士学子,大谈经纶国事。

    3.郑玄写好了公文,又写两篇颂辞,倍受县吏的赏识。

    4.献帝建安三年(198年),献帝征郑玄为大司农,这是位列九卿的高官,给安车一乘,所过郡县长吏送迎。

    5.当然,也只有郑玄因为拥有前世的神魂,能够吸纳足够的天地元气形成内息,又对长生诀了解甚深,方才敢这么干,否则如若换了他人,定会浑沦吞枣、无有所成。

    6.当时求学者不远千里投到郑玄门下者甚众,他的徒党通于天下。

    7.博闻、阙疑,慎言其余,郑玄不仅治学如此,也教育学生要如此。

    8.我还记得自己读的第一本书是白话《世说新语》,里面‘陈平渡江’、‘管宁割席’、‘赤眉军不打郑玄宅’的故事,对我教育极深。

    9.郑玄被禁锢后,绝了仕进之路,使杜门不出,隐修经业,集中全部精力来进行遍注群经的工作。

    10.但郑玄并未因此而放松学习,仍旧日夜寻究诵习,毫无怠倦。

    11.凡此种种,已大抵涉及到了校雠学的各个方面,后世有志于以整理古籍为务者,皆以郑玄所为作为楷式。

    12.他在深厚的家学基础上,精研二十余年,辑录两汉经师孟喜、虞翻、京房、郑玄、荀爽诸家《易》说,并发明《易》理,著《易汉学》八卷。

    13.的情况写成公文并加上颂辞上报,无奈官吏鄙陋无文,写的东西实在拿不出手,只好请神童郑玄来改写。

    14.一年,视离经辨志……”东汉郑玄注云:“离经,断句绝也。

    15.其学生多达四百余人,升堂入室者有五十余人,其中郑玄、卢植是佼佼者。

    16.郑玄投学门下后,三年不为马融所看重,甚至一直没能见到他的面,只能听其高足弟子们的讲授。

    17.而郑玄注中所保存的文献材料,说明仁义礼智圣五行说的思想源自孔子。

    18.有以中常侍张让为首的阉宦一党,以袁槐、杨彪四世三公为首的朝臣世家一党,以何进为首的外戚一党,还有王允、蔡邑、郑玄、皇甫嵩等清流人士为首的北军、清流派。

    19.自此以后,马融对郑玄十分看重,郑玄便把平时学习中发现而未解决的疑难问题一一向马融求教,对于篇籍的奥旨寻微探幽,无不精研,终得百尺竿头再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