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痴呆懵懂痴呆懵懂的故事

痴呆懵懂的成语故事


拼音chī dāi měng dǒng

基本解释懵懂:糊涂,不明事理。愚笨糊涂,资质低下。

出处元·无名氏《一枝花》:“倒不如痴呆懵懂,甘守着陋巷的这箪瓢。”


暂未找到成语痴呆懵懂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痴呆懵懂)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通俗易懂邓小平《跃进中原的胜利形势与今后的政策策略》:“这十六个字,通俗易懂。”
如痴如醉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得见了王昭君,使朕如痴似醉。”
目瞪口呆元 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吓得项王目瞪口呆,动弹不得。”
书呆子清·李汝珍《镜花缘》第40回:“老夫素日常听人说,读书人每每读到后来入了魔境,要变成‘书呆子’。”
懵懵懂懂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八回:“呆子懵懵懂懂的,托着钵盂,拑着钉钯,与沙僧径直回来。”
呆若木鸡先秦 庄周《庄子 达生》:“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不痴不聋,不作阿家翁清·李汝珍《镜花缘》第92回:“又道‘不痴不聋,不作阿家翁’。这个笑话,细细想去,却很有意味。”
懵里懵懂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6回:“人瑞惊觉,懵里懵懂的,睁开眼说道:‘呵,呵,信写好了吗?’”
痴人说梦宋 无名氏《爱日斋丛钞》第三卷:“苏公肯亦效痴人说梦邪?”
如醉如痴元 关汉卿《石榴花》:“牡丹亭畔人寂寞,恼芳心似醉如痴。”
不懂装懂王朔《我是你爸爸》:“我妈也比他强呵,起码不像她不懂装懂。我最恨不懂装懂像她那样的老师。”
呆头呆脑元 马致远《岳阳楼》第三折:“似这等呆脑呆头劝不回。”
娇娇痴痴
不痴不聋,不成姑公《南史·庾仲文传》:“言‘仲文贵要异他尚书’,又云‘不痴不聋,不成姑公’。敢作此言,亦为异也。”
不痴不聋《宋书 庾炳之传》:“不痴不聋,不成姑公。”
呆里撒奸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你休要呆里撒奸;你待要恩情美满,却教我骨肉摧残。”
口呆目瞪明·许仲林《封神演义》第九十七回:“那军士见妲己美貌,已自有十分怜惜,再加他娇滴滴,叫了几声将军长,将军短。便把这些军士,叫得骨软筋酥,口呆目瞪,软痴痴作一堆麻,酥酥成一块,莫能动履。”
痴心妇人负心汉明·陆采《怀香记·引示池楼》:“痴心妇人负心汉,这等相思空好看。”
似醉如痴明 无名氏《魏徵改诏》第二折:“着人脑盖天灵碎,唬的他似醉如痴。”
假痴假呆《海上花列传》第48回:“我有要紧事体请耐来,啥个假痴假呆!”
目瞪神呆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8回:“登时惊得目瞪神呆,惟恐他们盘问,就要出丑。”
懵头转向高玉宝《高玉宝》第12章:“玉宝那个孩子,在农村里那样伶俐,那样活泼,一进工厂就变得懵头转向了。”
騃女痴儿清 徐昂发《宫词》之五五:“百回过锦人间戏,騃女痴儿总未真。”
呆似木鸡《庄子·达生》:“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聪明一世,懵懂一时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五回:“我苏友白聪明一世,懵懂一时。我此行虽因叔命,原为寻访佳人。”
目呆口咂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2回:“寨中这些兵卒,多是强盗出身,何曾看见如此礼物,见了个个目呆口咂,连尤俊达与连巨真亦啧啧称羡。”
不懂人事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54回:“他是久膺疆寄的正神,反说不懂人事。”
如痴如呆刘兰生《探索星空奥秘的年轻人》:“他总是站在高高的牛牯垛峰颠,如痴如呆地仰望着头顶的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