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品学兼优品学兼优的意思
pǐnxuéjiānyōu

品学兼优



成语分析

基本解释兼:都。思想品德和学业都很优秀。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一定是一位品学兼优,阅历通达的老长辈。”

例子他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基础信息

拼音pǐn xué jiān yōu

注音ㄆ一ㄣˇ ㄒㄩㄝˊ ㄐ一ㄢ 一ㄡ

繁体品壆兼優

正音“兼”,不能读作“xián”。

感情品学兼优是褒义词。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辨形“优”,不能写作“有”。

辨析见“德才兼备”。

近义词德才兼备文武双全

反义词不学无术德薄能鲜

英语be a good student of good character(excellent in character and learning)

日语品行(ひんこう)も学問(がくもん)も優秀(ゆうしゅう)である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品学兼优的意思解释、品学兼优是什么意思由汉字笔记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品头论足见“品头题足”。
学无止境指学业上是没有尽头的,应奋进不息。
博学多闻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学贯中西形容中文、外语都十分好。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困:贫乏。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学以致用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致:使达到;用:实际应用。
学而时习之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
敏而好学敏:聪明。天姿聪明而且喜好学习。
学而不厌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厌:满足。
困而不学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鸿儒硕学鸿儒:大儒;硕学:有很多学问的人。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
款学寡闻形容学问浅、见识少。
道山学海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
断织劝学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学而优则仕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勤学苦练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材优干济指才能优异,有干练的办事能力。
西学东渐渐:流入。西方的各种学说向东方流传。
拳头产品比喻企业特有的、别人难以胜过的看家产品
饱学之士饱学:学识渊博。指学识渊博的人。
钜学鸿生学识渊博的人。
好学不倦倦;厌倦。爱好学习;从不厌倦。
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世界。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厌:通“魇”,满足;诲:教导。坚持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从不疲倦。
呀呀学语形容婴儿咿咿呀呀地学大人说话的神情。
邯郸学步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步:迈步走路。步伐;相传战国时赵国人走路的步伐、姿势特别优美大方;威武好看。燕国寿陵地方有几个年轻人结伴到赵国去学习邯郸人的走路姿势。结果不但没有把赵国人的走路姿势学到手;反而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记了;只好爬着回去。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技能丢掉了。
学浅才疏才能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