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的故事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的成语故事


拼音jǐ zhī suǒ bù ān,wù shī yú rén

基本解释施:加,给予。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出处春秋·齐·管仲《管子·版法解》:“度恕者,度之于己也。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暂未找到成语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丁不识《旧唐书 张弘靖传》:“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弓,不如识一丁字。”
一不作,二不休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六回:“索性让我一不作,二不休,见一个杀一个,见两个杀一双,杀个爽快。”
一不做,二不休唐 赵元一《奉天录》第四卷:“光晟临死而言曰:‘传语后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
一不压众,百不随一
一不扭众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3回:“细想了想,这事不但无法,而且有理;料是‘一不扭众’,只得点头依允。”
一世之雄宋 苏轼《赤壁赋》:“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一丘之貉东汉 班固《汉书 杨恽传》:“古与今,如一丘之貉。”
一丝不乱
一丝不挂宋 黄庭坚《僧景宗相访寄法王航禅师》:“一丝不挂鱼脱渊,万古同归蚁旋磨。”
一丝不紊老舍《神拳》第二幕:“我服了,万没想到你会这么细心,井井有条,一丝不紊。”
一丝不线,单木不林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八回:“这福儿一丝不线,单木不林,也觉读的慢懈。”
一丝不苟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
一个巴掌拍不响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8回:“‘一个巴掌拍不响’,老的也太不公些,小的也太可恶些。”
一举手之劳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如有力者哀其穷而运转之,盖一举手一投足之劳也。”
一之为甚元·侯克中《归兴》诗:“一之为甚其能再,二者何由可得兼。”
一之已甚唐·任蕃《梦游录·张生》:“酒至白面少年,复请歌。张妻曰:‘一之已甚,其可再乎?’”
一之谓甚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五年》:“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一事不知《南史·隐逸传·陶弘景》:“读书万余卷,一事不知,以为深耻。”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六韬》:“屈一人下,伸万人上,惟圣人能行之。”
一人之交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54回:“那时我家先父就和娄氏弟兄是一人之交。”
一人传十,十人传百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回:“一人传十,十人传百,都道:‘我等背正从逆,天理难容。’”
一人传虚,万人传实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契讷禅师》:“问:‘如何是东禅家风?’师曰:‘一人传虚,万人传实。’”
一人做事一人当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12回:“常言道:‘一人做事一人当。’岂敢连累父母?”
一人向隅,满坐不乐汉 刘向《说苑 贵德》:“故圣人之于天下也,譬犹一堂之上也。今有满堂饮酒者,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
一人善射,百夫决拾春秋·鲁·左丘明《国语·吴语》:“夫一人善射,百夫决拾,胜未可成也。”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汉 王充《论衡 道虚》:“淮南王学道,招会天下有道之人,倾一国之尊,下道术之士,是以道术之士并会淮南,奇方异术,莫不争出。王遂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于天上,鸡鸣于云中。”
一人得道,鸡犬飞升鲁迅《二心集·张资平氏的“小说学”》:“但作者一转方向,则一人得道,鸡犬飞升,何况神仙的遗蜕呢。”
一人敌语出《孟子 梁惠王下》:“夫抚 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