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旷日持久旷日持久的故事

旷日持久的成语故事


拼音kuàng rì chí jiǔ

基本解释旷:荒废;耽搁;持:持续;拖延。耽搁时日;长期拖延。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四》:“今得强赵之兵,以杜燕将,旷日持久数岁,令士大夫余子之力,尽于沟垒。”


暂未找到成语旷日持久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旷日持久)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度日如岁宋·周邦彦《霜叶飞》词:“迢递望极关山,波穿千里,度日如岁难到。”
日理万机明 余继登《典故纪闻》第二卷:“朕日理万机,不敢斯须自逸,诚思天下大业以艰难得之,必当以艰难守之。”
日月合壁《汉书·律历志上》:“日月如合壁,五星如连珠。”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吕蒙传》:“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南朝 宋 裴松之注:“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日甚一日《新唐书 独孤及传》:“陛下岂迟疑于改作,逡巡于旧贯,使大议有所壅,而率土之患日甚一日?”
拨云见日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二折:“我投至的见了爷爷,就是拨云见日,昏镜重磨。”
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第九章:“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地主阶级,品质却是最恶劣的。”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 无名氏《争报恩》第一折:“则愿得姐姐长命富贵,若有些儿好歹,我少不得报答姐姐之恩,可不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日日夜夜洪深《青龙潭》第二幕:“这里,刘秀三日日夜夜的车水,车的晕倒在水车上。”
白日见鬼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第六卷:“在京师时有语曰:‘吏、勋、封、考,笔头不倒……工、屯、虞、水,白日见鬼。’”
指天誓日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其若可信。”
风和日丽清 吴趼人《痛史》:“是日风和日丽,众多官员,都来祭奠。”
心旷神怡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国无宁日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一回:“宋大国也,起倾国兵,盛气而来……吾国无宁日矣。”
移日卜夜清 钱谦益《黄埔及六十寿序》:“清歌妙舞,移日卜夜。”
挥戈反日《淮南子·览冥训》:“鲁阳公与韩构难,战酣日暮,援戈而伪(挥)之,日为之反三舍。”
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六本》:“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久假不归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持之以恒宋 楼钥《攻愧集 雷两应诏封事》:“凡应天下之事,一切行之以诚,持之以久。”
久而久之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28回:“万一多嘴多舌,露出话来,人家一个年轻娃子,知他性情怎样的?久而久之,慢慢知晓便罢。”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语曰:‘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天之常数也。”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十日并出战国·宋·庄周《庄子·齐物论》:“昔者十日并出,万物皆照,而况德之进乎日者乎!”
明日黄花宋 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有朝一日元 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我也劝你不得;有朝一日准备着搭救你块望夫石。”
白日做梦明 豫章醉月子《精选雅笑 送匾》:“以为必中而遍问星相者,亦是白日做梦。”
人无有千日好,花无有百日红元·史九敬先《庄周梦》第一折:“想人生百岁翁,似花飞一阵风,人无有千日好,花无有百日红。”
倒持泰阿东汉 班固《汉书 梅福传》:“至秦则不然,张诽谤之罔,以为汉驱除,倒持泰阿,授楚其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