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莼羹鲈脍莼羹鲈脍的故事

莼羹鲈脍的成语故事


拼音chún gēng lú kuài

基本解释莼:莼菜;脍:切得很细的肉。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

出处《晋书 文苑传 张翰》:“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


暂未找到成语莼羹鲈脍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莼羹鲈脍)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脍炙人口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 卷十 海叙不遇》:“李涛,长沙人也,篇咏甚著,如‘水声长在耳,山色不离门’,……皆脍炙人口。”
尘羹涂饭清·钱谦益《答唐训导论文书》:“南宋以后之俗学,如尘羹涂饭,稍知滋味者,皆能唾而弃之。”
指雁为羹元 宋方壶《醉花阴 赶苏卿》:“当初指雁为羹,似充饥画饼,道无情却有情。”
炰鳖脍鲤
箪食豆羹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上》:“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惩羹吹齑战国 楚 屈原《九章 惜诵》:“惩于羹者而吹齑兮,何不变此志也?”
吃闭门羹刘斯奋《白门柳·夕阳芳草》第11章:“哈哈,学生还愁着吃闭门羹哩!”
千里莼羹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有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
残羹冷炙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4回:“乒乒乓乓,把吃剩的残羹冷炙,翻的到处都是。”
见墙见羹《后汉书·李固传》:“昔尧殂之后,舜仰慕三年,坐则见尧于墙,食则睹尧于羹。”
分我杯羹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残羹剩饭梁实秋《穷》:“不曾看见两个穷人抢食半盂残羹剩饭。”
流脍人口明·王世贞《曲藻》:“杨状元慎才情盖世,所著有《洞天玄记》、《陶情乐府》、《续陶情乐府》,流脍人口,而颇不为当家所许。”
一杯羹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即幸分我一杯羹。”
莼鲈之思《晋书·张翰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
麦饭豆羹明·洪应明《菜根谭》:“木床石枕冷家风,拥衾时魂梦亦爽;麦饭豆羹淡滋味,放箸处齿颊犹香。”
闭门羹唐 冯贽《云仙杂记》第一卷:“下列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
尘饭涂羹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然至日晚必归饷者,尘饭涂羹可以戏而不可食也。”
蜩螗沸羹《诗经 大雅 荡》:“如蜩如螗,如沸如羹。”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先秦 孔子《论语 乡党》:“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羹藜含糗隋 王通《中说 王道》:“越公以《食经》遗子,子不受,曰:‘羹藜含糗,无所用也。’”
羹藜唅糗《文选 王褒〈圣主得贤臣颂〉》:“羹藜唅糗者,不足与论太牢之滋味。”
剩菜残羹闻一多《死水》:“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爷饭娘羹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打的来伤觔动骨,更疼似悬头刺股。他每爷饭娘羹何曾受这般苦!”
鼠屎污羹宋·孙觌《跋吴省元真赞》:“吴公前辈盛德,予宿昔所敬慕,制一偈自赞,皆佛菩萨语,启诵三过,欲下一句而家有识真者,恐得鼠屎污羹之诮。”
见羹见墙相传尧去世后,舜仰慕三年,坐则见尧之幻影于墙,食则见尧之幻影于羹。见《后汉书·李固传》。
蜩螗羹沸梁启超《论美菲英杜之战事关系于中国》:“虽中原逐鹿,刘兴项仆,蜩螗羹沸,而彼一无所闻焉。”
捩手覆羹唐·韩愈《送穷文》:“各有主张,私立名字,捩手覆羹,转喉触讳。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