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珠箔银屏珠箔银屏的故事

珠箔银屏的成语故事


拼音zhū bó yín píng

基本解释箔:帘子;屏:屏风。珠缀的帘子,银制的屏风。多形容神仙洞府陈设华美。

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诗:“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暂未找到成语珠箔银屏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珠箔银屏)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合浦珠还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循吏传 孟尝》:“(合浦)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
火树银花唐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珠宫贝阙战国楚·屈原《九歌·河伯》:“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朱宫。”
火烛银花宋 朱淑真《元夜》诗之三:“火烛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东风。”
连珠炮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4回:“高廉引了人马,急去追赶,忽听得山坡后连珠炮响,心中疑惑,便收转人马回来。”
珠玉之论《书言故事·谈论类》:“不聆珠玉之论。”
珠还合浦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 辨误一》:“殊不知珠还合浦,乃后汉孟尝,不可以孟尝君迁就也。”
妙语连珠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54章:“他出口成章,妙语连珠,常常使众人大饱耳福。”
珠联璧合东汉 班固《汉书 律历志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
字字珠玉明 汤显祖《邯郸记 赠试》:“听的黄榜招贤,尽把所赠资金,引动朝贵,则小生之文字字珠玉矣。”
鱼目间珠《参同契》上:“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槚。”宋·司马光《稷下赋》:“珷玞乱玉,鱼目间珠,泥沙涨者其泉混,莨莠茂者其谷芜。”
沤珠槿艳唐·高彦休《唐阙史·韦进士见亡妓》:“某非猎食者,哀君情切,因来奉救。沤珠槿艳,不必多怀。”
五星连珠《竹书纪年》上卷:“凤凰在庭,朱草生,嘉禾秀,甘露润,醴泉出,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
鱼目混珠汉 魏伯阳《参同契》上卷:“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槚。”
璧合珠连唐 杨炯《公卿以下冕服义》:“然则皇王受命,天地兴符,仰观则璧合珠连,俯察则银黄玉紫。”
珠流璧转
二龙戏珠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戏珠金抹额。”
灵蛇之珠《淮南子·说览冥训》:“譬如惰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贫。”
好语如珠宋·苏轼《次韵答子由》诗:“好语如珠串一一,妄心如膜退重重。”
屙金溺银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32回:“常言道:养儿不要屙金溺银,只要见景生情。”
珠沉玉碎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8回:“便要提起那把刀来,就想往项下一横,拼这副月貌花容,作一团珠沉玉碎。”
珠圆玉润明 汪珂玉《珊瑚网 名画题跋》:“黄鹤仙翁寄余诗画,两学贤友俱有和章,明窗展玩,珠圆玉润,照耀后先。”
珠光宝气清 漱六山房《九尾龟》:“簪饰虽是不多几件,而珠光宝气,晔晔照人。”
连珠合璧北周·庚信《郊庙歌辞·昭复》:“连珠合璧重光来,天策暂转勾陈开。”
好语似珠宋 苏轼《次韵答子由》:“好语似珠穿一一,妄心如膜退重重。”
此地无银三百两民间故事:有人把银子埋藏地下,上面留字写道:“此地无银三百两”。邻人阿二偷走了银子,也留字写道:“隔壁阿二不曾偷”。
人老珠黄清 张贵胜《遣愁集》:“人老珠黄,春残花谢。”
米珠薪桂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三》:“楚国之粮贵于玉,薪贵于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