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汉官威仪汉官威仪的故事

汉官威仪的成语故事


拼音hàn guān wēi yí

基本解释原指汉朝官吏的服饰制度。后常指汉族的统治制度。

出处《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老吏或垂涕曰:‘不图今日复见汉官威仪。’”


暂未找到成语汉官威仪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汉官威仪)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草木知威《新唐书 张万福传》:“朕谓江淮木草亦知尔威名。”
加官进爵明 周楫《西湖二集》:“征聘吴与弼进京,加官进爵,将隆以伊傅之礼。”
笑骂由他笑骂,好官我自为之《宋史·邓绾传》:“笑骂从汝,好官须我为之。”
富贵不淫,威武不屈清·方亨咸《邵村杂记·武风子传》:“其有道者欤?不然,何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耶?”
官僚主义毛泽东《必须注意经济工作》:“第二,动员群众的方式,不应该是官僚主义的。”
扬威耀武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五回:“扬威耀武显神通,走石飞沙弄本事。”
量能授官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津侯主父列传》:“今陛下躬行大孝,鉴三王,建周道,兼文武,厉贤予禄,量能授官。”
新官上任三把火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六章:“福军。你新官上任三把火,乱烧一通,迟早要犯大错误呀!”
升官发财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6回:“总而言之,我不曾提挈侄儿子升官发财,是我的错处。”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三回:“众怪上前道:‘大王,怎么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你两个闭了鸟嘴!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威武不能屈战国·邹·孟轲《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官偪民反
清官能断家务事
野史稗官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70回:“千秋莫道无金鉴,野史稗官话正长。”
扬威曜武《魏书·蠕蠕匈奴宇文莫槐等传论》:“是故魏氏祖宗扬威曜武,驱其畜产,收其部落。”
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鲁迅《记苏联版画展览会》:“而且证明了我们中国,确有许多‘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必说真话的人们。”
不到长城非好汉吴茂盛《驻京办》第11章:“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于我而言,没成为好汉就不到长城。”
狐假虎威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一》:“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冯玉祥《我的生活》第12章:“可是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却是中国政治的一个通病。”
恩威并重《三国志·吴书·周鲂传》:“鲂在郡十三年卒,赏善罚恶,恩威并行。”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第五卷:“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於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畏威怀德《国语 晋语八》:“民畏其威,而怀其德,莫能勿从。”
绿林好汉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刘玄传》:“王莽末,南方饥馑,人庶群入野泽,掘凫茈而食之,更相侵夺。……于是诸亡命马武、王常、成母等往从之;共攻离乡,聚藏于绿林中,数月间至七八千人。”
门外汉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天竺证悟法师》:“‘祗如他道,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若不到此田地,如何有这个消息?’庵说:‘是门外汉耳。’”
官高爵显秦腔《游龟山》第五场:“官拜湖广总督,真乃官高爵显,富贵荣华。”
官逼民反清 魏源《圣武记》第九卷:“初教匪起事,皆以官逼民反为词。”
威风凛凛元 费唐臣《贬黄州》:“见如今御台威风凛凛,怎敢向翰林院文质彬彬。”
恩威并用《三国志 吴书 周鲂传》:“鲂在郡十三年卒,赏善罚恶,恩威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