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奋袂攘襟奋袂攘襟的故事

奋袂攘襟的成语故事


拼音fèn mèi rǎng jīn

基本解释奋袂:挥袖;攘襟:撩起衣襟。挥袖攘襟站起。形容愤恨或激动。

出处晋·刘伶《酒德颂》:“闻吾风声,议其所以,乃奋袂攘襟,怒目切齿。”


暂未找到成语奋袂攘襟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奋袂攘襟)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安内攘外汉 张仲景《伤寒论 太阳病上》:“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
裾马襟牛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奋起直追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29回:“义无反顾,惟有群策群力,奋起直追,迅电华会代表,坚持原案。”
尊王攘夷清·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变古时代》:“但尊王攘夷,虽春秋大义,而王非唯喏趋伏之可尊,夷非一身两臂之可攘。”
自告奋勇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就因着自告奋勇求个恩典,说奴才情愿巴结这个缺!”
掎裳连袂宋·刘从义《重修开元寺行廊功德碑》:“服靓妆,继日以掎裳连袂。”
捉襟见肘先秦 庄周《庄子 让王》:“曾子居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
奋不顾身西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
振奋人心峻青《火把赞》:“啊,火把,这饱经革命风暴的胶东老根据地的乡亲们手中高举的火把,是那么炽热,那么明亮,那么振奋人心。”
正襟危坐《史记 日者列传》:“宋忠、贾谊瞿然而悟,猎缨正襟危坐。”
奋发图强郭沫若《科学的春天》:“我祝愿中年一代的科学工作者奋发图强,革命加拼命,勇攀世界科学高峰。”
艰苦奋斗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二章:“没有中国共产党在过去五十年间的艰苦奋斗,挽救新的亡国危险是不可能的。”
熙熙攘攘西汉 司马迁《史记 货殖列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奋臂大呼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陈涉以戍卒散乱之众数百,奋臂大呼。”
攘权夺利白蕉《袁世凯与中华民国》:“坐是抢攘月余,势成坐困,老师匮财,攘权夺利,凡种种不良之现象,皆缘是以生。”
奋勇当先元 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要有俺五百义兵家将,都要的奋勇当先,相持对垒。”
发奋有为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9回:“你也可以借此报效朝廷,正是男子汉发奋有为之时。”
意攘心劳明·无名氏《三化邯郸》第二折:“卢生也,也是你三生累积功千劫,教我一夜思量计万条,意攘心劳。”
扼襟控咽宋·周邦彦《汴都赋》:“扼襟控咽,屏藩表里,名城池为金汤,役诸侯为奴隶。”
血泪盈襟唐·白居易《虢州刺史崔公墓志铭》:“遂置笏伏陛,极言是非,血泪盈襟,词竟不屈。”
攘往熙来西汉 司马迁《史记 货殖列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蒙袂辑屦《礼记·檀弓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
争权攘利李大钊《大哀篇》:“钻营运动、争权攘利之不暇,奚暇计及民生哉?”
勃然奋励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勉学》:“勃然奋励,不可恐慑也。”
攘臂一呼汉 李陵《答苏武书》:“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
奋笔疾书宋 张克庄《题方汝一班师赞后》:“或隐匿未彰,而奋笔疾书;或一语之乖谬,或一行之谄曲,虽其人之骨已朽,必绳以《春秋》之法,读之使人汗出。”
襟怀坦白清 陈文述《放牛行同前韵》:“董君性仁慈,襟怀亦坦白。”
攘攘熙熙《三元里抗英社学史料·太和市联升社学序》:“果然蜂趋蚁附,攘攘熙熙,诚不出神灵所料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