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砥锋挺锷砥锋挺锷的故事

砥锋挺锷的成语故事


拼音dǐ fēng tǐng è

基本解释磨刀拔剑。谓以武力反抗。

出处《宋书·傅隆传》;“向使石厚之子、日磾之孙,砥锋挺锷,不与二祖同戴天日,则石碏、秺侯何得流名百代以为美谈者哉?”


暂未找到成语砥锋挺锷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砥锋挺锷)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挺身而出《旧五代史 周 唐景思传》:“后数日城陷,景思挺身而出,使人告于邻郡,得援军数百,逐其草冠,复有其城,毫民赖是以济。”
昂首挺胸《上饶集中营 浩气长存》:“个个视死如归,坚贞不屈,昂首挺胸站在那里。”
冲锋陷阵《北齐书 崔暹传》:“冲锋陷阵,大有其人。”
针锋相对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25卷:“夫一切问答,如针锋相投,无纤毫参差。”
锋芒毕露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绍传》:“瓒示枭夷,故使锋芒挫缩,厥图不果。”
傲然挺立茅盾《白杨礼赞》:“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象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开路先锋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卷:“你只把(弹弓)背在身上,一路虽然抵不得万马千军,大约也算得一个开路的先锋,保镖的壮士。”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清·壮者《扫迷帚》第24回:“‘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你这少年,公然充起著述名家来,怪极!怪极!”
不露锋芒宋 吕祖谦《吕东莱文集 杂说》第20卷:“语有力而不露锋芒者,善言也。”
初露锋芒《人民日报》1984.2.25:“舒同的墨海生涯从他十四岁在乡间初露锋芒时算起,已有六十五个年头了。”
中流砥柱春秋 齐 晏婴《晏子春秋 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砥厉廉隅《礼记·儒行》:“近文章,砥厉廉隅。”孔颖达疏:“文儒者习近文章,以自磨厉,使成己廉隅也。”
昂头挺胸语出欧阳予情《小英姑娘》:“她伸开两手昂首挺胸,狂了似的往外跑。”
摧锋陷阵《晋书 谢安传》:“广武将军恒宝为前锋,摧锋陷阵,杀贼甚多。”
挺而走险先秦 左丘明《左传 文公十七年》:“铤而走险,急何能择。”
舌锋如火
不露锋铓
挺胸凸肚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史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门上,说东谈西的。”
摧锋陷坚《新唐书 文苑传下 李翰》:“城孤粮尽,外救不至,犹奋羸起病,摧锋陷坚。”
小试锋芒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三章:“游击队长决不轻易地丢手了,尽管小试锋芒,但双方已经形成剑拔弩张的形势。”
砥砺廉隅宋·苏轼《刘有方可昭宣使依旧嘉州刺史内侍押班制》:“砥砺廉隅,有搢绅之风。”
深自砥砺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贾诩传》:“文帝从之,深自砥砺。”
猬锋螗斧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猬锋螗斧,潢池盗弄,何以哉!”
砥节砺行王闿运《曾孝子碑文》:“惟先生姿度朴坚,砥节砺行,颖敏足以成学,迂诚足以矫世。 ”
坦荡如砥茅盾《白杨礼赞》:“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
及锋而试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日夜企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有大功。”
砥厉名号《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臣闻盛饰入朝者,不以利污义;砥厉名号者,不以欲行。”
砥砺名号汉·刘向《新序·杂事三》:“砥砺名号者,不以利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