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依样画葫芦依样画葫芦的故事

依样画葫芦的成语故事


拼音yī yàng huà hú lú

基本解释比喻单纯地照样子模仿;也作“依样葫芦”;“比着葫芦画瓢”、“照葫芦画瓢”。

出处宋 魏泰《东轩笔录》第一卷:“太祖笑曰:‘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


暂未找到成语依样画葫芦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依样画葫芦)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杨柳依依
照葫芦画瓢宋·魏泰《东轩笔录》第一卷:“太祖笑曰:‘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
画地为牢,议不入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指手画脚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2回:“只见宝玉跑至围屏灯前,指手画脚,信口批评。”
怪模怪样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9回:“龙老三你还不把那些衣服脱了,人看着怪模怪样!”
体规画圆宋·宋祁《宋景文公笔记·释俗》:“若体规画圆,准方作矩,终为人之臣仆。”
照猫画虎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11回:“这大相公聪明得很,他是照猫画虎,一见即会套的人。”
画眉举案《汉书·张敞传》:“(敞)又为妇画眉,长安中传张京兆眉怃。有司以奏敞。上问之,对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
指天画地汉 应劭《风俗通 皇霸》:“指天画地,神仙潜通。”
无依无靠元 李寿卿《伍员吹箫》第四折:“如今闪的我老身无依无靠,着谁人养赡我来,兀的不好苦也。”
雕梁画栋元 郑廷玉《看钱奴》第三折:“这的是雕梁画栋圣祠堂。”
画龙点睛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百依百顺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3卷:“做爷娘的百依百顺,没一事违拗了他。”
画虎不成反类犬唐 刘知幾《史通 六家》:“如君懋《隋书》,虽欲祖述商周,宪章虞夏,观其所述乃似《孔子家语》、临川《世说》,可谓画虎不成反类犬也。”
相依为命晋 李密《陈情事表》:“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依依不舍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苏知县罗衫再合》:“次早,老婆婆起身,又留吃了早饭,临去时依依不舍,在破箱子内取出一件不曾开折的罗衫出来相赠。”
鬼画符金·元好问《遗山文集·论诗30首》:“真书不入今人眼,儿辈从教鬼画符。”
画蛇添足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二》:“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依然如故唐 薛调《无双传》:“舅甥之分,依然如故。”
口讲指画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各式各样茅盾《子夜》十二:“毒太阳晒得马路上的柏油发软,汽车轮辗过,就印成了各式各样的花纹。”
诗情画意宋 周密《清平乐 横玉亭秋倚》词:“诗情画意,只在阑杆外,雨露天低生爽气,一片吴山越水。”
点指画字宋·陈元靓《事林广记·家礼·婚礼》:“诸婚娶两家,并用点指画字,写立合同文约,明白具载往回聘礼。”
不依不饶清·贪梦道人《彭公案》第36回:“这里黄三太见周应龙不依不饶,他就开口说:‘周寨主,……’”
各种各样朱自清《莱茵河》:“坐在轮船上两边看,那些古色古香各种各样的堡垒历历的从眼前过去。”
琴棋书画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五:“唐高测,彭州人。聪明博识,文翰纵横。至于天文历数,琴棋书画,长笛胡琴,率梁朝朱异之流。”
画地为牢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故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样样俱全曲波《林海雪原》:“有你的活证据,人证物证样样俱全。”